做孩子的心理醫生(下)文/游乾桂教授

2013031909:32
 
另外一個秘密,就是他告訴我:
如果我學音樂,我現在會是一個快樂的音樂家。」
換言之:如果他學音樂,他就不會住在精神病院,
如果他沒有住在精神病院,他就會有人生。

還有另外一個個案,原本應是孩子住進來,
最後卻是媽媽住進來。

一個孩子他的求學過程很辛苦也很順利,
因為他媽媽對他的期望很高,
而他也很順遂的考上托福出國留學,
在他畢業拿到學位的當天,
寫了封信寄回台灣給媽媽,之後便跳河自殺死亡。

信中有句話非常刺痛人心,
他說:「媽媽,妳的夢,我幫妳圓了,請妳放我一馬。」
媽媽看完信之後受不了,住進了精神病院


我們千萬不要忘了,每個孩子都有適合他的位置
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。

心理學家早已提出多元智慧的理論,
意思是說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舞台,
都有一套不同的智慧結構,
有些人長於音樂,有些人長於科學,有些人長於運動,
會音樂的人學不成科學;
會科學的孩子藝術並非頂尖;
我們不要老想把孩子當做科學家來養,
重要的是找出孩子擅長與眾不同的智慧。

我們一定要記住一件事情:
行行有狀元,而且未來一定是每一行每一業都有狀元。

當然在學習、成長的過程中,
孩子必定是跌跌撞撞,所以,我們要教孩子:
這一條路走不通可以走另一條路,
不要因一時的跌倒而失志,人生是可以轉個彎的,
柳暗花明又一村,人生是可以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

你是否記得當你的孩子小時候哭鬧時,
你敏銳的聽聲音便能知道他是尿床還是肚子餓。

我發現在孩子六歲以前,
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像心理醫生,
為什麼孩子長大以後,你就不像了呢?
你以為孩子長大了嗎?
還是你敏銳的特質不見了?
還是有些東西去阻礙了你敏銳的特質?
或者是你不夠用心呢?

其實這些因素都包括,
但是我認為不夠用心是最重要的。

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:
「請你記住,孩子的名字永遠叫『小孩』。」

縱使是資優,他還是小孩。

專制成性的中國父母最不會利用同理心了解孩子心裡想什麼,
我們以為孩子自己生的,應該了解的;

其實不然,
孩子在每個年紀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成長使命,
三歲的孩子與十一歲的孩子絕對不一樣,
孩子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用心去了解。

何謂了解?
就是三歲時就把他當做三歲的孩子來看,
五歲時就當做五歲來看,
十歲時就當做十歲的孩子來看,這才是了解。

一個孩子的學習需要動機,動機是成就的原動力。

例如:閱讀是一種動機,
假若閱讀不是一種動機的時候,
閱讀就是一種考試,
如果閱讀是一種考試,
那麼閱讀不會持久,也就不會有成就。

因為人生是一輩子的事,
閱讀也是一輩子的事,
假如你唸完書就不再閱讀,
那麼你就會變成草包。

而做學問不是死記東西,是要知道它在哪裡。

所以爸爸媽媽們對面孩子的詢問時,
可以常常用「我不知道,我們一起來查書」來回答。
「我不知道」表示人有進步的空間,
如果全知道,就是全不知道,
假若一個五歲的孩子全都知道,
那就完了,表示他已經滿了。

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在這個年紀不夠飽滿、不夠豐富,
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,也正因為他不夠,
表示他正等待吸收很多東西。

所以滿分哲學到底是對或錯?
一個每一次都考滿分的孩子,
對他而言已經足夠了,
因為他沒有再進步的空間,
也不能夠退步,

那麼下一次的考試該怎麼辦呢?

這時他的壓力就來嘍!

所以我們應該要讓孩子有進步的空間,
即使退步了,
我們也要給孩子鼓勵使他有唸書的動力。

孩子專心的時間會因興趣而有變化,
例如對數學有興趣的孩子,他的專心時間就會加長。

若孩子常常忘東忘西並不表示他不夠聰明,
因為在十歲以前的孩子腦袋裡頭只能專心做一件事情,
但是我們可以想別的方法加強孩子對事情的專注,
使他不容易忘記。

例如:下雨天時,我們可以將雨傘掛在電梯門口,
提醒孩子不要忘記帶雨傘。

教育是可以用很多種不同的方法,
如果一種方法行不通,
我們可以用二種、三種,甚至更多種,
盡量少責備、多了解。

在做教育之前,
我們要學會一件事:會愛自己的人才會愛別人。

人生有四個要件,
而這四個要件是做教育的準備:健康、快樂、時間、美好生活,若再加上一點金錢,就叫做富有的人。

如果一個人只是努力工作、努力賺錢,
然後逼著孩子好好讀書未來努力工作、賺錢,
那麼這就叫做有錢人。

人生裡頭有二件事情是很重要的:
一是努力得到我們想要的;
二是享受我們得到的更為重要。

我們常常盲目的生活、工作、賺錢,
而賺錢的目的不就是要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嗎?
但是大多數的人卻不知道要享受我們得到的。
我認為人生過四十之後一定要有兩個圓在交集,
一個圓是「精神」、另一個圓是「物質」。

四十歲之前我們可能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而每天工作、賺錢,
假設人的一生能活八十歲,
四十歲已是過半了,所以四十歲之後,
我們不能永遠只想到工作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。
要擁有美好的生活,
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,
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之母,
心理健康是家庭健康之母。

沒有健康,教育便是虛假,
所以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好心情,
有好心情就不會對孩子亂發脾氣,
也就能夠有耐心聽聽孩子說的話,
相對的親子關係就會更融洽,家庭氣氛會更和諧。

另一個重要的要件便是快樂。
現代的孩子普遍都不快樂,
因為功課太多、壓力太大,
所以如果孩子有機會開懷暢笑時,
我們不要去嚇阻他,要尊重孩子的快樂。

研究指出:
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學習效率多了1.76倍,
假若我們的孩子是快樂的,
那麼他的學習≠壓力、學習≠高期望。

我們甚至可以花點心思製造快樂,
例如:每天找個時間全家坐在一起說說笑話。
當孩子說笑話給我們聽時,即便不好笑,
我們也要笑得很開心,
孩子會說得更多,並且從中得到自信與快樂。
童年,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遙遠的事,
有些人甚至沒有美好的童年回憶,
但我們別忘了,現在正是孩子的童年,
我們有機會再過一次童年,
陪著孩子一同成長、一同過童年。

所以,我們要學習拒絕忙碌,
錢是永遠賺不完的,
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,
而孩子的童年卻只有一個,
撥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、了解孩子,
親子關係才會建立,互動會更好。


本文作者/游乾桂教授